尊敬的领导、老师:
近期我学习了一系列关于素质教育的材料,深受教育和启发。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
教师应该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行为,和蔼和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榜样。因为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更加严肃,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他们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他们渴望老师像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所以,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德为师之本,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感染仍无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有“掏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师德,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灌输知识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而“严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是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而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和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像慈母一样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谢谢!
二、要将素质教育实施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制定明确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指明教学方向,而且具有调节教学过程的功能。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并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融入教学目标,使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有机渗透,融入学生认知结构中。
其次,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满足素质化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课堂结构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没兴趣就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
二是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以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
三是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数学知识原本来自于生活和实践,但数学知识脱离生活实践后,往往只成为训练思维能力的手段。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需要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
四是要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积累点滴成功,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强其信心。平时,教师也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提问、数学游戏、作品展示、竞赛等。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具体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苦闷而影响信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将实践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将通过各种途径,抓住契机,紧密结合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
首先,我将采用即时的肯定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了解到在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学生害怕学习数学或者不能很好地学习数学。我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各种失望的想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减少对他们的要求,加强个别的辅导。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将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采用正面激励注重他们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他们就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之情。在评价时,我会更多地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努力了,并展示了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我对他们的肯定和表现机会,即使他们的水平只是一般的水平,我仍然会肯定他们的努力。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时,充分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掌握扬长避短的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我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由“跟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会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并巧妙疏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快乐,而我将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在教学中,我会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独立自主。这样,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深度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儿童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培养学生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据现代数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密不可分,取决于个体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个人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责任性是做事、做人的基本条件,若缺失此点则难以做好任何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投入全身心地学习,踏实认真地完成每个环节,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及良好的责任感和个性品质。总之,经过假期学习,我深感有新的进步,将在新学期中发扬所学,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