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主题
感恩父母
二、活动对象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新生
三、设计理念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问题,将问题作为资源,让学生都得到切实的发展。
在此处体现为高一新生刚进入新的环境容易对学习产生懈怠的情绪,并且高一年龄段的学生道德发展处于关键期,结合近来频发的各种触目心惊的青少年弑父母杀老师的案件,应该在“感恩教育”这一主题上予以特别的关注。同时结合“差异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学有所得。另外还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平等,参与,体验,分享,成长”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活动开展以多媒体为主要媒介,利于学生直接感知,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另外配有讨论法,道德两难问题法等教学方法。
四、活动时间
两个课时(连续的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五、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关爱,应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2)懂得感恩父母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活动和讨论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六、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关爱,应该感恩父母。 活动难点:懂得感恩父母必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1是家常便饭。后来在高二期末的时候我的名次由年级前十名下滑到了两百名,一度的我是绝望的代名词,老师以及父母都对我失去了信心。但是在高三那年我及时的醒悟最终让我上了师范大学,并且在大学里面的努力让我有了今天的生活。但是,我经常在想,要是我当初不去打网络游戏,我肯定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能找到一个比现在更好的能赚更多钱的工作,那么我也许就能给我的父母以及我今后的子女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所以,我流泪,我是为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不懂事流泪;并且我流泪,也是因为现在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去工作,去赚更多的钱,用更多的时间孝敬我那日益年老的父母,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之后,大多数学生都会留下眼泪,这是他们感恩父母的眼泪。但是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是羞涩和开朗并存的时期,他们通常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对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难以启齿。这时通过教师对自己情感的表达,为学生做一个宣泄情感的示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平等自由的氛围,为后面活动做铺垫。」
(二)情感分享(12分钟)
教师:老师给大家说了自己为什么流泪,现在我想请同学起来给我们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流泪。我们采取小组推荐和自荐的方式,请大家交流并讲述自己的想法。有同学不想讲给我们大家分享的也没有关系,可以在自己的心里或者是通过纸张对自己述说。有同学想把此刻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就请勇敢的站起来。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教师:我们听完了这些同学的故事,是不是觉得我们的父母真的很伟大!下面,我想请大家看这样一则广告片并且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报答父母、感恩父母?”来看一个公益广告片《洗脚》。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大致将这些事情分为两类:小事和大事。
「设计意图:在教师努力营造的宽松民主的氛围下,学生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合适的方式宣泄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这种感恩之情化为实际的行动去感谢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解疑答惑(20分钟)
1、情景辨析(现在的我)
情景1:A同学认为帮父母倒杯水、打扫卫生等事情太小了,不屑一顾,我要长大以后做大事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买一幢大房子给父母?
教师: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学生回答。
教师:对我们现在而言,哪一种感恩方式更加符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更加可行?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有可能会回答:我报答父母,只要给他们买房买车,这些小事情,请一个保姆来做就好了等,教师应该就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2、情景辨析(将来的我)
情景2:假如我们中间的一位同学长大了,很孝顺,想感恩父母,但平时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父母的住房条件不好,想给父母买房,自己没钱,银行又不给他贷款,他非常犯愁。
教师: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长大后该怎么感恩父母?
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要考虑引导学生处理好这样的两难问题,有可能同学会说,我多打几份工,多赚一点钱,教师在肯定学生孝心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如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说多跟父母联系,沟通,多回家看看,这才能真正的报答了父母,所以教师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回答,做好精心的设计)
教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感恩父母的最佳方式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温馨提示:我们该如何感恩父母?
(1)帮父母做家务事: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2)给父母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3)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要经常感谢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观看视频,表达情感的铺垫,此时的学生完全进入了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的心理状态,学生此时的疑惑已经由该不该感恩转变为怎样去感恩,所以此处设计一个两难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两难问题的解决,在道德以及情感领域上升到新的境界,即是通过做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活动开展至此,已经接近尾声。」
(四)表达情感(5分钟)
教师:经过前面我们的讨论以及老师的经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如果能看到我们把这些小事一件一件认认真真的完成,就已经很高兴了。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一个儿女感谢父母恩情最实际、最直接的方法。
播放《感恩的心》音频。
教师:下面就请大家在自己的感恩卡上面写下自己在今后要为父母做的事情,并且老师相信,大家都能一件一件的真正的做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是整个活动的画龙点睛之笔,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在经历了情感的大起大落,从考上高中的欣喜一下子转变为
-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方案
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
2、
[活动重点]
探讨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学习单、物资:项链、小袋子、大书包、口罩、围巾
[活动设计]
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热身游戏
1、
同学们,我们先在做一个游戏叫我有决定权。我将请四位同学上来,这里有四件东西,每人选择其中的一样,你可以选择戴或者不戴,10秒钟的决定时间。(开始游戏)好,现在我们的规则发生一些变化。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东西,他们表示的是情绪。口罩不再是口罩,它表示的是忧伤。好,你可以决定这种情绪要或者不要。(开始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选择,你选择了“快乐”,说说你的理由?(依次提问)(对于这个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2、小结:游戏中,对于物品我们可以决定戴或不戴,同样,我们的情绪也可以有自己决定要不要。这节课,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我的心情我决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心理暗示的影响。
模拟示范
1、引语:在刚才的游戏中,很多人都选择快乐、高兴;抛弃愤怒、忧伤,有谁愿意接受愤怒、忧伤这些不愉快的情绪?说说你的理由?有谁愿意接受适度的紧张?忧伤?
2、小结:看来每种情绪都是有他的价值的。
3、请上刚才不愿意接受愤怒的同学。提问:现在你愿意接受这一点点的愤怒吗?(学生:愿意。老师把小包挂在他的身上)
4、活动:可是,生活中有时不止这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很多事情让你心烦意乱,你愤怒的砝码增加了。(挂上中包)你能承受吗?你的不愉快越来越多,好朋友不理你,老师批评你,父母误解你。(挂上大大的、重重的书包)你还能承受吗?如果让你一直背着,你的感受是?有一类人,他把自己裹了起来(用雨衣包裹),所有的心事都压抑在自己心里,你觉得他这种处理方式怎样?(采访模拟的同学:你会这样做吗?那你会怎样做?)好,你会卸下来,请你把书包狠狠地砸在地上。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同学们,他刚刚砸的如果是一个人,如果你是被他砸到的人,你的感受是?如果你是被他狠狠踢到的人,你的感受是?如果你是被他狠狠拳打脚踢的人,你的感受是?(采访不同的同学)
5、小结:不愉快的情绪扩大到一定的程度,压抑在心里或是发泄到别人身上看来都不太合适,我们得管理好它。我有决定权,我们可以将不愉快变成平静甚至有时还可以变成快乐。体会每种情绪都有它的价值,适度的负面情绪是正常而且是有意义的。
情境
探讨1、过渡:我们来看一个短片“情绪链”
2、提问:片子中的人,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坏心情的?你觉得这种方式怎样?从中你有什么启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不是不愉快的传染源)
3、情景:(出示钟表、场地)在上课的时候,两位同学发生争执,他们在课堂上大打出手。你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如何?(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会注意时间和场合)
4、提问:调节自己的不愉快,你有哪些合适的方法?请你把自己经常使用的方法写下来,并想一想其中哪一个方法是你最经常使用的,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写好以后,我们将相互交流。
5、学生书写、交流:“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是……但要注意……”
6、小结:同学们想的和老师想的很多都一样。(介绍学生没降到的方法,并提问:“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例如:沟通,要注意沟通的时间,父母是否在做重要的事等。
7、学生完成学习单交流分享部分。“在讨论分享过程中,我觉得这些方法也不错,如……”探讨调适负面情绪的方法。
总结
1、引语:做自己心情的主人,我会适度表达我的情绪。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对哪几点理解、感受比较深刻,请在括号里画上钩。
2、学生小结,阅读课后故事。学生总结、强化要点。
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3
[课 型]
心理活动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 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 起。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3、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热身小游戏:“找零钱”
游戏规则:男生代表1元钱,女生代表5毛钱。由主持人说出具 体价格数目,由男女生自由组合,最快组合完毕的即为获胜者,落单 或者组合错误的则视为失败。
让失败者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游戏,初步体会游戏中的挫折)
一、画人生线段图
引导语:人生有始有终,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无论是喜是忧, 无论 是碰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对我们都有深刻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画 一条线来表示我们的人生。从起点到终点。这条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 是折线也可以是曲线。只要能表示出你自己的人生即可。 请在这条线 上依次标出你人生的几个关键点。你几岁时碰到过什么事或者遇到过 什么人让你感受到挫折和失败。你几岁时碰到过什么事或者遇到什么 人让你感受到喜悦和成功。请用笔记录下来。时间 15分钟。在画线
之前请让我们清理一下自己的内心。 (课前静心:放静心音乐。请轻
轻的闭上眼睛,做三次深呼吸,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想一想自己从出 生到现在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时,是哪件事最最让我难以忘记, 是哪个人让我最最记忆深刻。静静的想,把这些想象记忆在人生的线 段图上。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能清清楚楚的把这些记忆写在纸上。)
划人生线段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幸福和成功,知 道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说人生线段图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 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同学们,人生的幸福和喜悦我们这节课先不谈,这节课我们重 点来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 ]
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
现 。
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2、 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 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 ④ 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 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 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 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 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 那我们青少 年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说挫折、写挫折、交流挫折,让学生领悟挫折 是普遍存在的,是避免不了的。)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
(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 键。)
我们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同学的事例:这个同学受到的挫折事例。
请问:
1、假如让你来帮助这位同学走出困境你会怎么说?。
小结: 同学们非常聪明, 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 请看老师是怎 样帮助这位同学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小结:这个同学之所以能帮他(她)走出困境,是因为他(她) 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掌握战胜挫折方法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 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 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 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 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 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 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 方法)
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如何 对待挫折。如有些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甚至万念俱灰,这 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面对挫折,应该勇敢战胜它,在挫折中磨砺 自己的意志, 回顾古今中外的名人, 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 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帮别人出主意的环节,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的 方法)
四、名人名言比赛
[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遇挫折,变压力为动力”的名言 ] 比赛规则:我们分成三大组,来个名言接龙,一个挨一个说,中 间如有间断,后面的同学接上。每组时间分别限为 1 分钟,在这 1 分 钟内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多又快, 老师会发一个小小纪念品作为奖 励,先准备两分钟。
一组比赛,另两组帮助老师记数。
老师也找了一篇文章与大家共享:
苦难是动力的催化剂; 苦难是一本启智的经书; 苦难又是一位深 沉的哲人;苦难是人生一道永远开放着绚丽花朵的风景。 不经过挫折, 怎知道路之坎坷;不经过磨练,怎知意志之坚强;只有在人生道路中 与苦难交锋,才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 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 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早在 一千多年前, 苏轼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我们对苦难应该持有的 态度是正视和乐观。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 ”。苦难是人生旅途中不可以绕着走的驿站,是成功 道路上必须爬过去的山峰,我们只有知苦还尝,知难而上,跌倒后再 爬起来,失败后再鼓起勇气去奋斗,才能培养起过硬的素质,才能有 抵达辉煌的希望。彩虹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
归纳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里,挫折是 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承受挫折 的健康心理,并且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挫折的理解,勇于面对挫折)
五、完善人生线段图 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把我们画的人生线段图中出现挫折和失败的节点上, 自己写上自 己的解决方式。 也可以设想以后的人生中会出现的失败和挫折, 我们 也写上应对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怕挫折和失败了。
(设计意图:解决以往心理上的阴影,同时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一 个抵御挫折的心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