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集锦3篇)
本文整理了3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939个字,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文章由文宝宝会员分享,供您参考。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1
周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时代影院看电影《可可西里》,尽管在此之前,妈妈说过好多次这部电影如何好看,但认识不多的我并不以为然。
进入影院,我便看到一幅长约五米的黄色横幅,大意是“万人签名支持《可可西里》冲击奥斯卡金像奖活动”,上头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签名。妈妈也让我签,我觉得别扭:干吗要我签名?签名能随随便便吗?
我一扭身,进了影厅。
但在影厅的这90分钟,我被深深震撼了。
由陆川导演的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在可可西里。这是一部反映历险的故事片,它经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过程,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而关于这个话题,则是个世界性的。
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可是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此刻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
资料说,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
我觉得《可可西里》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真实。异常是刘栋陷入流沙的镜头让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这个镜头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从影片中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奈,人们不知何时何地会面临生死离别……
整部影片像一则新闻报道,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到仅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荒凉的无人区,屠杀藏羚羊的场景,残酷的自然环境,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杀手……关于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影片都像一部记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了下来。
走出影厅,我毫不犹豫地在横幅上签上了自我的名字。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2
看完《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两天了,脑海里一向存在一个画面挥之不去,那就是刘栋下车换车轮的时候被流沙淹没的情景,当你亲眼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慢慢的被流沙淹没,慢慢的沙子漫过他的头顶,他的嘴里鼻孔里都是沙子,无法呼吸,到最终窒息而死,这种感觉比溺水而死更可怕。可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沙漠的本质,沉默起来是那么寂寥,可一旦爆发,他的威力比洪水火山更让人恐惧。
《可可西里》讲的是一群当地的藏族人为保护野生藏羚羊做出了一些努力,直到故事的最终,日泰队长死在盗猎分子的枪下。《可可西里》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所以他没有一个很梦想的结局,而是赤裸裸的反映了现实。就像我们一如既往的相信好人有好报一样我们可能刚开始设想的结局是日泰队长成功的抓住了盗猎分子屠杀野生藏羚羊的行为得到制止,刘栋能够成功的回到沙漠,找到他的队友,并成功的回到原地。然而我们的设想毕竟是设想,具有太多的不可能因素,因为我们的设想注定要化为泡沫。
《可可西里》这部影片又包含了太多的无奈,日泰队长常年坚守在巡山的道路上,并一向坚持不懈的奋斗者,想要守护住这片可可西里,他是一个英雄,可是另一反面他又是无奈的,他毕生的心血都集中在可可西里这片净土上,然而却迫于现实不得不屈服,他们因为不是正式的编制,因而没有充足的资金,缺少枪支,粮食,人员,纵有满腔热血,满身正义,却无法实现自我的抱负,这不能说是不是一种无奈。应对生病的队友,日泰队长想要凑齐钱给队友治病,然而掏遍全身的口袋却也凑不齐医药费,最终被迫无奈,只好选择卖皮子来为队友治病,哪怕明白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这样做,这又是一种无奈。然而,无奈的又不止仅有日泰队长,那群受雇于他们自我口中所谓的老板的扒皮子工人也是一种无奈,他们明明明白扒皮子,贩卖皮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他们却迫于生计被迫从事这种行业,在另一种程度上说,他们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们的违法行为受到以日泰为队长的巡山队的阻止,受到他们的追击,拘留,罚款。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在老板那受到必须的凌辱欺负。他们的处境,不得不是一种无奈,然而被生活所迫,却必须承受进而忍受。因为我们理解这种无奈,所以我们选择释然,选择原谅。就是这些无奈的画面,给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引起我们的思考。
故事的结局,作者告诉我们:日泰他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自1996年以后,国家开始在可可西里地区逐渐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藏羚羊的数量由原先的一万只逐渐增长到三万多只,保护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改变。我们也相信,好人就会有好报,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某种方式给予我们回报。当然可可西里还告诉我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永远的职责。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3
在没有观看影片之前,可可西里对我来说如同香格里拉一样神圣,充满了向往,向往她的完美,向往她的纯净。
“可可西里,中国境内最终的原始荒原。”我绝对不会去触碰那纯洁的雪山,绝不会去追逐那美丽的生灵,绝对不会去践踏流淌的河水,绝对不会去阻挡匆忙的风沙。
在影片中给我最大感触的莫过于人性的思考。人类的贪婪能战胜一切,残忍的忽视生命的价值。我们总是对生命充满了无上的崇敬之情,当你看到那漫山遍野的藏羚羊的尸体时,你会不会对佛说的“众生平等”产生怀疑呢?为什么看到那一个又一个生灵倒下时,有人笑有人会流眼泪。是的,地球在不停的转动,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邪恶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疾,是因为正义是它变的卑微。在影片中,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是什么力量让可可西里的守护者,应对死亡,寂寞都不退缩的到底是什么。影片中的阿旺在山上独自守护了3年,当看到他望着远去的车还在举着他的双手时,我想危险和寂寞对他来说,他更怕寂寞。如果说生命的崇高让他们义无返顾的话,可每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都是用生命做赌注的,他们怎样换奋不顾身呢?人类的自私与无私在此表达的淋漓浸透。想起席慕容的一句话“对于这个美丽的世界,明白的太多了以后,也必然会爱的太多,担忧的太多。”
人类已经是一种很孤独的动物了,如果没有那些鸟语花香的陪伴,那我们活着还留恋什么,不会是变成沙漠的地球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藏羚羊从1000万只到此刻的3万多只,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人们贪图的享受,总有一天会为之付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在已响彻大地,可我们不明白的杀戮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此刻看着影片,因感动和气愤而流泪,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因人类的残忍所付出的代价而流泪。
可可西里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我想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她的神秘,更重要的是她换醒了我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